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的解释,惊蛰的读音是“jīng zhé”。在每年3月5、6或7日,太阳到达黄经345°时,万物开始从蛰伏中苏醒。在古代,动物会在冬季进入蛰伏状态,不饮不食,直到惊蛰节的到来。此时,春雷隆隆,冰雪融化,蛰居的动物被惊醒,开始崭露头角。因此,惊蛰的含义正是蛰虫惊动而出走的时节。当惊蛰来临,天气逐渐转暖,春雷阵阵,我国大部分地区也进入了春耕的季节。
1、范成大的《秦楼月/忆秦娥》中写道:“浮云集。轻雷隐隐初惊蛰。初惊蛰。鹁鸠鸣怒,绿杨风急。玉炉烟重香罗浥。拂墙浓杏燕支湿。”这首诗通过描绘浮云聚集、隐约的雷声以及鸟儿的鸣唱,表现了春天的初现和生命的萌发,同时也抒发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叹之情。
2、韦应物的《观田家》中写道: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”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细细而至,引发了大地上的万物生机勃发。田家的农民们利用闲暇的时光,开始耕种和种植作物,为后期的丰收奠定基础。
3、彭龟年的《燕居十六首》中写道:“冬月不启壁,深虑惊蛰虫。物方全性命,如我爱吾宫。”这首诗概括了惊蛰的意义,即万物开始苏醒,生命再现,也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。
惊蛰的到来,带来了以春雷为代表的希望和盼望。随着一声声春雷轰鸣,大地沐浴在雷雨的洗礼下,寒冷的气息被一扫而光,生命开始重新蓄势待发。拂去冬寒苦难,鸟儿开始多声婉转,草木开始有了新的生机,人们走出冬季的压抑,开始感受到春天的暖意。
惊蛰给我们带来了力量与希望,它预示着冬天的结束,春天的召唤。在这个节令里,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独立。一切都将重新开始,春暖花开,生机勃勃。让我们敞开心扉,迎接春天的到来,充满憧憬与激情,创造美好的未来吧。